開展部門整體績效管理,是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內容,是提升部門和單位整體績效水平的重要舉措。記者從省財政廳獲悉,在連續2年開展試點的基礎上,按照《山東省省級預算績效管理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部署,今年我省要將部門整體績效管理範圍擴大到全部省級預算部門和單位,實現整體績效管理在省級層面的全覆蓋。
為指導部門做好整體績效管理工作,提升部門管理效率和行政效能,今年年初,省財政廳制定了《山東省省級部門和單位整體績效管理暫行辦法》,健全省級部門整體績效管理機制,從整體績效指標設置、績效目標管理、績效自評、績效評價、評價結果應用及公開六個方面,對整體績效管理的工作流程、管理要求作出全面規範,指導、督促部門強化績效管理。
按照“財政牽頭、人大監督、部門主責、閉環管理、上下聯動”的工作思路,本着試點先行、穩步推進的原則,有序推動部門整體績效管理試點。從2019年啓動部門整體績效管理工作以來,省級試點部門從8個擴大至33個,再到2021年的全面推開,不斷總結經驗,完善相關措施,紮實推進改革任務落實。同時,加強對市縣工作的指導,推動各級有序擴大整體績效管理試點範圍,全省各級預算部門和單位整體預算績效水平不斷提升。
整體績效指標體系是部門整體績效管理的基礎和起點,也是提升績效管理質量的關鍵。工作中,省財政牢牢把握績效指標“體系完整化、指標標準化、標準明確化、來源可溯化、高度融合化”這個核心要義,加快部門整體績效指標標準體系規範化建設。2020年,省級初步構建起60個部門的整體績效指標體系,下一步將進一步壓實部門主體責任,推動整體指標體系的全面覆蓋。同時,加大部門整體績效目標報人大參閲、向社會公開的力度,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據悉,為防止整體績效管理搞形式、走過場,確保工作取得實效。省財政將充分發揮專家和第三方機構力量,積極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行業專家,加強對工作的監督指導。加強流程再造,逐步優化部門整體工作規程,提高整體績效管理效率。強化結果應用,將整體績效評價結果作為安排預算、調整政策和改進管理的重要依據,全面增強部門整體績效管理實施效果。
(大眾日報客户端記者 代玲玲 通訊員 徐正坤 報道)
來源:大眾日報客户端 編輯:李兆敏